近日,廣東拓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為上海的一家制造企業生產流水線訂制的機器換人方案投入234萬元。
拓斯達是一家專門為注塑、壓鑄、沖壓、鈑金、汽車、家電、IT數碼、電子、光電、LED、連接器、通訊、醫藥器械、包裝機器、食品機械、紡織機械、制鞋、石材、化妝品、日用品、玩具、家具、家居智能制造企業提供智能核心技術的整體自動化解決方案運營商,專業生產工業機器人、各種3D打印產品以及自動化周邊設備。六軸機器人是工業機器人領域里精密程度較高的一種產品。從2013年起,拓斯達與安川、庫卡等機器人巨頭公司合作,開發六軸機器人應用系統。
“拓斯達六軸機器人應用系統,在日本六軸機器人本體的基礎上,采用拓斯達專業應用模塊與機器人的總線進行對接,從技術方案上保證了應用的可靠性。”據介紹,這個應用系統采用可替換式料盤及推車機構,可以盡可能多地擺放工件毛坯,工件毛坯的擺放形態也可以根據實際需要任意設定,還可以通過與視覺系統的搭配使用,改為由傳送帶直接供料,通過高分辨率視覺系統指導機器人取料,實現自動流水加工,甚至可建成無人加工車間,從而節約供料系統的成本,減輕工人勞動強度。
拓斯達六軸機器人在加工過程中,采用兩副手爪,一副送料,一副接料,機械爪還可以根據產品的形態任意更換,也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加裝各種輔助手爪。
“拓斯達六軸機器人應用系統的每一個機器人都可以同時為多臺數控機床上、下料。這一點很多用戶都很看重。”據東莞市機器人技術協會副會長羅百輝介紹,到目前為止,拓斯達機器人應用系統已經成功在全國重點城市普及應用,發展前景很好,預計今年該公司主營業務營收可以達到3億元,2015年實現產值5億元,2016年實現產值8億元以上。
拓斯達對機床進行機器人自動化改造的關鍵點
目前的機床自動化改造,一般是工業機器人改變機床在加工過程中工件的上下料方式,用機器人替代人工和專機,完成工件裝卸、工作翻轉、工序轉換,不用人或少用人,實現機械零部件加工單元和生產線,能實現24小時的大批量、自動化加工。
因為改造項目是在工廠車間現有的條件下進行的,與新增項目相比,會受到許多客觀條件的限制,因此工程項目系統設計,需要注重以下幾點:
1、個性化。切合工廠實際,能充分滿足自動化生產的需要,解決好關鍵問題。
2、經濟性。著眼于項目的性價比,在滿足自動化生產要求的前提下,因陋就簡,不求奢華,盡量少花錢,節省改造費用。
3、最大化。用同樣的改造費用,能盡最大努力,提高自動化程度和自動化水平,少用或不用人工,而提高產量。
改造項目在現有條件下進行的,必須靈活地解決以下幾點關鍵問題:
1、工業機器人選用。根據車間有效高度,生產節拍,選用龍門(桁架式)或關節型機器人。
2、機器人和機床的布局:加工單元和生產線的自動化上的機床和機器人,根據車間場地面積,在有利于提高生產節拍的前提下,分別采用L型、環狀、“品”字、“一”字等布局。
3、邊生產、邊改造。把上下料機器人的安裝調試與機床分開進行,做到生產與改造兩不誤。